发布时间:2025-10-15 18:01:18    次浏览
本报记者周淑丽在人们追求幸福生活的道路上,“贫穷”时不时会绊住前行的脚步。我市目前正在全力建设最具幸福感城市,脱贫攻坚工作不仅是贯彻中央重要决策,也是治愈自身贫困顽疾的一剂良药,只有找准病因、对症施治,才能号准穷脉、拔掉穷根,轻装上阵奔小康。今年以来,市委、市政府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来抓。市委书记钱引安说,精准扶贫是今年我们必须打好的一场硬仗,以连片特困县和西部山区为重点,推动北部乔山、西部关山、南部秦岭三大重点区域全面脱贫攻坚。市长惠进才强调,要找准问题,加力提速,突出重点,强化措施,确保完成今年全市脱贫攻坚目标任务,让更多贫困户摘掉穷帽奔向富裕生活。光阴如梭,时间过半。截至目前,全市脱贫攻坚工作上半年各项目标任务全面完成。通过筛选,全市共确定贫困人口 9.8万户 32.2万人,扶贫方式由“输血式”向“造血式”转变,确立了“两年脱贫、三年巩固、四年摘帽”的目标,大批扶贫干部驻村入户,深入一线真帮实扶,贫困村的面貌和贫困户的生活不断发生着新的转变。精准再精准 对症施良药对医生来说,治病先把脉。治疗“穷病”也是同样的道理,第一步首先要找准致贫的原因、精准识别扶贫对象,不让一户贫困户掉队。精准到何种程度?如何确保精准?我市在这些方面都确定了统一的标准和督查制度。在摸底调查阶段,必须做到“六个精准”,即扶持对象精准、项目安排精准、资金使用精准、措施到户精准、因村派人精准、脱贫成效精准。为确保精准再精准,让贫困户和普通群众都能认可,市委派出 4个督查组明察暗访,逐县区督导,经过三上三下筛选核查,使全市贫困对象识别准确率达到 97.8%。号准了穷脉,就能对症施治。今年年初,中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后,市委、市政府及时召开全市脱贫攻坚工作会议,对全市脱贫攻坚工作进行全面动员部署,确立了“ 1+ 8”脱贫攻坚工作架构,即 1个脱贫攻坚领导小组, 8个专项工作组。市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由市委书记钱引安任第一组长,市长惠进才任组长,有关市级领导任副组长, 42个市级部门为成员单位。 (下转第二版)(上接第一版)围绕综合协调、产业与生态脱贫、易地移民搬迁与基础设施建设、转移就业脱贫、教育医疗脱贫、社保兜底脱贫、金融服务脱贫、督查考核八个方面开展工作。在市委、市政府的引领下,各县区亮点频出,切实加快了脱贫攻坚步伐:凤翔县坚持“一村一策、一户一法”扶贫方略;陇县全县所有党员和干部都肩扛扶贫任务;凤县实行脱贫攻坚专项考核,倒逼工作落实;千阳县设立扶贫工作日制度,凝聚合力解决扶贫工作中的“疑难”问题…… 授鱼也授渔 多措治“穷病”授人以鱼固然能解一时之忧,但授人以渔才能长久解决生存大计。贫困户致贫的原因十分复杂,有些是因病致贫,有些是自然环境造成,有些缺技术少知识等。根据致贫原因不同,精准扶贫既要授鱼也要授渔,多管齐下、多措并举,才能让贫困群众真正受益。在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上,我市一直坚持整体推进与精准扶贫相结合,坚持扶贫开发与社会保障有效衔接,实施发展生产脱贫、易地搬迁脱贫、生态补偿脱贫、发展教育脱贫、社会保障兜底脱贫,围绕这五大方面全方位保障打赢脱贫攻坚战。千阳县张家塬镇宝丰村贫困户杜旭华家的情况十分复杂,两位老人瘫痪在床,两个孩子正在上学,他既要照顾老人又得管孩子,无法外出打工,想脱贫困难很大。驻村的扶贫工作队了解情况后,给他家制定了“短期 +长期”两结合的脱贫办法。在社保兜底的基础上,村上有修渠修路、种树种花等工程优先招聘杜旭华干活,让他每天领工资,手里随时有活钱。同时,优先给贫困户规划致富产业,杜旭华在扶贫工作组的帮助下种了 10亩苹果,还常有专家上门指导,等果树挂果后就可以增加收入。如今杜旭华跟着村上的施工队干活,在家能照顾老人和孩子,短期的生活有了保障,长期脱贫也在两年内就能实现。这样的模式在全市很多贫困村都能看到,有些贫困户住了一辈子土房子,在移民搬迁政策的帮助下,终于挪出“穷窝”;有些“种地靠天”的贫困户,在农业专家的指导下,学会了科学种田,通过发展产业来致富;有些实在没有能力脱贫的贫困户,在社会保障制度的兜底下,也过上了吃穿不愁、病有所医、老有所养的幸福生活。入村实帮扶 扶贫扶到根精准扶贫的核心在于精准,重点在于让群众脱贫。从“大水漫灌”的扶贫到“一户一策”的精准扶贫,把各种好政策和每一户的实际情况对接起来,才能让治疗“穷病”的良药发挥最大效应。从今年初开始,全市组建了 838个驻村工作队,选派 742名第一书记驻村开展工作,实现了贫困村驻村工作队、第一书记全覆盖。这些驻村的第一书记和贫困户每天吃住在一起,真心实意地解决贫困户遇到的实际问题,切实做到想群众所想、急群众所急,提升了帮扶工作实效。金台区旱塬、山区的贫困群众,发展产业受到不少条件制约。扶贫工作组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,在六川河流域发展旱地莲菜 400亩,金河坡地发展香椿种植 2000亩。冬季莲菜价格高收益好,香椿耐旱成活率高,有农业龙头企业指导种植和收购,贫困户不仅通过发展产业提高了收入,还带动了乡村旅游的发展,普通群众也跟着受益。扶风县段家镇青龙村的“第一书记”苟建宝是个青年党员,从驻村第一天就挽起袖子干实事,让村上的烂泥路变成了水泥路,休闲娱乐有了文化广场,孤寡老人住进了幸福院,果树苗木远销到邻市外省。这些只是精准扶贫中的一些缩影,活跃在全市各个县区各个贫困村的扶贫工作组,通过进村入户真帮实扶,使贫困村旧貌换新颜。脱贫攻坚,时间紧迫,任重道远。精准脱贫的攻坚战已经全面打响,鼓点铿锵,号声嘹亮,我市将进一步解决困难群众最关切、最紧迫的问题,争取早日实现“两年脱贫、三年巩固、四年摘帽”的奋斗目标,让所有的贫困户尽快斩断穷根、治好“穷病”,阔步迈向小康。